所以,毫不奇怪,工业革命的第一首要任务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是让人们走出简单的温饱挑战。
在过去几个月里,所有那些看上去坚不可摧的东西都向人们展示了最脆弱的一面,包括雷曼、贝尔斯登、美林、两房以及华尔街的金融帝国甚至美国的经济模式等等。今天的中国公司会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随着次贷风暴的继续深入,答案会慢慢浮出水面。
对美国而言,IT泡沫破灭了,房地产泡沫破灭了,明天呢,还能指望什么?美国历来是一个储蓄率极低、以信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换一个通俗说法就是举债度日。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美国这个历来的进口大国,二季度的增长竟主要来自出口,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的出口增长了13.2%,进口下降了7.6%,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巅峰,对美国和欧洲经济形成强烈冲击,日本制造几乎占领各个领域,美国经济则进入停滞。如果将两个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是一个超过20亿人的市场,20亿人口市场的崛起,几乎是过去全球经济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影响力远远超过当年日本崛起对美国及全球市场的影响。美国经济过去几年的繁荣,基础建立在房价的不断上涨上,而当房价不可避免回调时,隐藏的危机自然会猛烈爆发出来。
这句话描述了这样两个事实,一是美国的经济靠房地产拉动,二是美国的房地产靠中国支撑。因为不久前,雷曼兄弟的CEO迪克·富尔德(DickFuld)也曾经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公司。日本尤其担心美国体系的崩溃,使得它在亚洲本来就缺少真正朋友、伙伴的处境更难。
但是,人们都知道,即使海外殖民地为英国而战,大英帝国解体的命运还是不能避免。维持旧体系的力量仍然大 亚洲国家中,许多都与美国联系密切,都希望美国尽快恢复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美国为中心的地区经济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若崩溃,亚洲不可能出现日本主导的金融体系。与日本一样,中国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力量。
这些根本性的危机是贸易保护、生态危机、食品危机、安全危机、社会危机等,它们相互作用,导致世界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必需的,但不可能靠一个即将下台的布什政府、庞大复杂的欧盟、势力不够的"新兴大国"等来缔造。
即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金融危机全球峰会,实际上是美国要求全球帮助美国的会议。10年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如日中天,日本胆敢提出亚洲金融合作方案,是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当时尚小,日本牢牢占据亚洲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管是否承认美国是帝国,美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是存在的。美国是当今世界问题的一个根源。
一个崩溃的美国体系,并不符合中国的眼下利益。中国和日本则不得不维持对美国提供借贷的局面。上面谈到不要指望11月15日的华盛顿峰会。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战争前,就抛售掉不少美国国债,显示俄罗斯对这场金融危机早有一定预见
有人说,最近美国出台的救市方案,发行国债不可避免。再加上两房为政府接管,这不仅稳定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减少了中国购买两房债券的损失。
再加上中国资本项目下没有开放,这些都严重限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限制了上海很快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中国外汇储备持有金融资产的结构,应该是加大美国国债的比重。
可以说,尽管中国的资本项没有开放,流入流出中国的资本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这当然可以减轻外部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如果两房处理结果不是这样,那么中国遭受到的损失就不一样了。进入专题: 美国债务危机 。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中国可以通过实物资产的方式及金融资产的方式持有。如果是实物资产持有,在这些资产贬值时,外汇储备同样会减少。比如,香港及伦敦已经迎头赶上,但是仍然与纽约有一定的差距。
再加上,实物资产的持有成本及变现便利程度还会加大外汇储备减值的风险。中国在这次危机中的直接损失有多大,目前还无法获得完全的统计数据,但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由于中国金融机构与个人购买的次贷债券金额小,因此所受的损失不太大。
但是,如果中国外汇储备不购买美国国债,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美国国债风险更低的金融资产?因此,我认为,就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来说,购买美国国债可能是降低中国外汇储备风险最好的方式。中国出口依赖度达到60%以上,因此,如果要保证中国不步美国经济衰退的后尘,中国必须重新寻找内需的增长点。
而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全亚洲金融机构的损失总共为24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日本。但是,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中国金融市场早就成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更何况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呼啸而来,它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绝不可小视。
三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还有购买美国国债的问题,目前国内有不少人都认为,中国政府购买美国的国债是穷国补助富国,是中国在救美国金融危机。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将影响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进一步下降。如果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就是在救美国。
最近,总是有不少外国媒体的记者问我,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不是会让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出现重大转移,国际金融中心会不会转移到上海、香港或亚洲?次贷危机当然会对纽约国际金融中心造成很大冲击,也会让它的国际金融地位受到重创,但是,就美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的市场制度及法律架构、美国金融市场监管体制及市场文化等方面来说,目前世界仍然没有一个能够代替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方。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思考,美国次贷危机会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日本式的后泡沫困境?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有多大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已经进入资产损失和信用紧缩的逆过程,由于此前资产泡沫的全面性及大规模,美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政府及美联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缓解市场压力,这就使得经济调整可能出现长期慢性的滞胀的衰退。
还有中国持有4000亿美元左右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长期债券,以及518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因此,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贬值来赖债。
如果外汇储备是金融资产,那么就需要考虑,这些放在国外的外汇储备持有什么样的金融资产合适?目前世界上是否有比美国国债风险低的金融资产?可以说,在这次次贷危机中,如果中国外汇储备不是比例较高地持有美国国债,那么它所面临的风险比现在要高得多。比如,为了防范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的冲击,在10月5日国内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有利于股市的政策,但是在这一个星期,中国股市同样随着世界各国股市的震荡而快速下行,只是其下行的幅度远远低于国际市场。
不过,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抓住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机会,也许上海可以向着国际金融中心迈出重要一步。中国银行的损失为31亿美元,加上最近雷曼倒闭中国银行损失为7亿美元左右,估计到目前,所能够计算出的损失在40亿美元。世界金融中心不会发生重大转移 四是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削弱了华尔街在世界金融市场的领导地位。美国经济衰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是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肯定会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重创。
也就是说,美国经济衰退是必然的事情,但又是一个较长的漫长过程。因此,次贷危机对国内金融市场冲击不可小视。
因为,华尔街在次贷危机后会有重大调整与改革,金融人才会出现大范围流动,再加上全球金融改革潮的掀起,这些都可能成为上海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的好机会。对于上海,更是相差很远。
就目前而言,有研究表明,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金融机构由于次贷危机而核销的坏账已经接近5000亿美元进入专题: 美国债务危机 。